Category Archives: Science

抄袭也得讲点儿技巧吧

上个星期审了篇稿子,拒了。这是我头一回毙掉稿子——总觉得写篇文章不容易,又得做实验,又得查文献,又得改来改去。特别是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人来说,不光要考虑文章内容,还得要考虑语言的问题。所以,我总觉得应该尊重作者的劳动,如果仅仅是语言不通顺,最多建议他们找个英语专业的人给润色润色。一般来说,有胆子往国际期刊投稿的,都不至于一无是处。 但是偏偏,还真就有一无是处的文章敢于投稿。 这篇文章英语很差,语法错误到处都是——好吧,只要内容还过得去,咱建议他找人改改。但是,实验上还毫无新意,基本上就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东西——这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作者竟然大段地一字不差地抄袭其中的一篇参考文献,实验部分和结论部分相似度超过90%的地方有9处之多。如果除去这9段,这篇文章剩下的基本上就是一些胡言乱语了。 我都几乎有一种冲动想告诉作者“您抄袭也得讲点儿技巧成不成?这么原文照抄也实在太藐视审稿人的智商了吧?” 文章来自于国内某高校的某博士…  

Posted in Science | 3 Comments

25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关于气候变化与科学完整性的公开信

原文发表于Science(《科学》)2010年5月7日翻译-by方舟子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全体科学家、特别是气候科学家的政治攻击愈演愈烈,这让我们深感不安。所有的公民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事实。科学结论总会有某些不确定性;科学永远不绝对地证明任何事情。当有人说社会应该等到科学家能绝对地肯定时再采取行动,这等于说社会永远不采取行动。对像气候变化这样的可能造成大灾难的问题来说,不采取行动会让我们的星球冒着危险。科学结论从对基本定律的理解推导而来,受到实验室实验、自然界的观察以及数学和计算机建模的支持。科学家像所有的人一样会犯错误,但是科学过程被设计了寻找并改正错误。这个过程本质上具有对抗性质——科学家享有声誉和获得认可,不仅是由于支持传统的学识,更是由于证明科学共识是错误的,存在着更好的解释。那正是伽利略、巴斯德、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曾经做过的。但是当某些结论已经过全面和深入的检验、质疑和检查,它们就获得了“充分确立的理论”的地位,常常被称为“事实”。 例如,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我们的星球的年龄大约是45亿年(地球起源理论),我们的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的一次事件中诞生的(大爆炸理论),今天的生物都是从生活在过去的生物进化来的(进化论)。即使是这些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如果有人能够显示它们是错误的,仍然能够一举成名。气候变化现在已归到了这个范畴:有确凿、全面、一致的客观证据表明人类正在改变气候,因此威胁着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否定气候变化的人士最近对气候科学,以及更令人不安地,对气候科学家的许多攻击,一般是由特殊利益或教条驱使的,而不是诚实地努力提供一个能令人信服地满足证据的另类理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和对气候变化的其他科学评估,有数千名科学家参与,产生了大量和全面的报告,也产生了一些错误,这是不出意料和很正常的。在错误被指出之后,就得到了改正。但是最近的这些事件丝毫没有改变有关气候变化的根本结论: (1)由于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地球正在变暖。华盛顿一个多雪的冬天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些气体浓度的增加大多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特别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3)自然因素一直对地球气候变化有影响,但是在现在人类导致的变化影响更大。(4)地球变暖将会导致许多其他气候模式的变化,其变化速度在现代是前所未有的,包括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和水循环的速度都越来越快。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正在让海洋变得更酸性。(5)这些复杂的气候变化合在一起威胁着海岸社区和城市、食物和水供应、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森林、高山环境等等。 世界科学团体、国家科学院和个人能够说的和已经说的要多得多,但是以上这些结论应该已足以表明为什么科学家担心后代将要面临的状况,如果人类所作所为一切照常的话。我们呼吁决策者和公众立即着手解决引起气候变化的问题,包括不受约束地燃烧化石燃料。我们也呼吁,停止据于含沙射影和株连对我们的同事提出犯罪指控的麦卡锡式威胁,政治家为了避免采取行动借助骚扰科学家来分散注意力,以及散播关于科学家的赤裸裸谎言。社会有两种选择:我们可以无视科学,把头埋在沙中并希望我们有好运,或者我们可以为了公共利益行动起来,迅速和真正地减少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好消息是,聪明和有效的行动是可能的。但是拖延不可以是一种选择。 原文如下:Science 7 May 2010:Vol. 328. no. 5979, pp. 689 – 690DOI: 10.1126/science.328.5979.689Prev | Table of Contents | NextLETTERS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tegrity of ScienceWe are deeply disturbed by the recent escalation of political assault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Science | Leave a comment

黑猩猩的政治(续)

书接上回。 话说Yereon和Nikkie合谋害死Luit之后,当天早晨,动物园的所有猩猩都没有吃早饭。 Nikkie在雌性猩猩中越发地失去威信,原因之一大概是猩猩们目睹了那场惨案,受了极大的刺激,另一方面,Nikkie并不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王。没错,在黑猩猩的社会里,公平公正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虽然大多数猩猩地位低下,但是在冲突发生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一个能够一碗水端平的首领。在这一点上Luit做得很好。当猩猩们打架争吵的时候,Luit总能够双方各打50大板,挑事的一方总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即使这一方是他的亲戚朋友。因此,Luit在族群中威信很高。 Nikkie就不同,他是一个没有原则的王,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偏袒跟自己亲近的。所以,当他试图击打混战中的猩猩的脑袋,以图平息事端的时候,往往遭到双方的追打。结果,还得Yereon来给他收拾残局。久而久之,他索性就再也不管这种事了,Yereon乐得手握实权。 但是,毕竟Yereon年事已高,体力渐渐不支。在Luit死后,Nikkie的自信心逐渐膨胀,慢慢觉得他不再需要Yereon对他指手画脚了,神色间就有了轻慢。几年之后,Yereon在族群中发现了另外一只强壮的年轻雄性猩猩Dandy。Yereon轻易就把Dandy培养成他的傀儡,迅速抛弃了Nikkie。 这时候作者离开荷兰,到美国一家灵长类研究中心工作了。不久,他收到消息,Nikkie溺死在动物园的池塘里。当地报纸报道说,Nikkie是自杀的。但作者认为Yereon使用了谋害Luit同样的策略,和Dandy一起谋害了Nikkie。 在Nikkie还活着的时候,有人根据他们的日常生活拍了一部短片。Nikkie死后,研究人员给猩猩们放映这部片子。当真实大小的Nikkie出现在投影屏幕的时候,Dandy尖叫一声,跳到了Yereon的腿上,而Yereon的表情也十分紧张和尴尬。

Posted in Science | Leave a comment

黑猩猩的政治

这两天在读一本书,叫做Our Inner Ape。作者是Frans De Waal博士,最出色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出生成长于荷兰,目前在美国Emory大学任教。他致力于研究灵长类动物行为40余年,著作等身,并出版了10多本关于猩猩行为的科普专著。现在这本书我刚读了一半,惊叹于猩猩们是如此工于心计的动物——人类自古的政治斗争原来都来自于我们和猩猩共同的祖先。黑猩猩的政治也是De Waal博士1982年出版的一本书。Our Inner Ape出版于2005年。   故事要从荷兰Arnhem动物园的一桩惨案说起。一天清晨,De Waal博士接到动物园的紧急报告,Luit——动物园中最强壮的雄性猩猩遭到其他猩猩的袭击。De Waal博士和其他工作人员赶到的时候发现,Luit身上几乎所有重要器官都遭到重创,伤势严重。他躺在血泊中,绝望而无助,脸上的表情似乎在告诉人们,他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兽医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有能够把Luit从死亡中抢救回来。十七岁的Luit死于体力和智力的巅峰时期。 肇事者的是另外两头雄性猩猩Nikkie和Yereon。一般来说,动物园尽量在傍晚把每一头雄性猩猩赶到单独的笼子中去,以避免他们发生冲突。但是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Luit,Nikkie和Yereon进了一个笼子。对于黑猩猩这种强壮而凶猛的动物来说,一旦他们搅在一起,把他们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黑猩猩是社会性动物。在每一个族群中,都有一个雄性猩猩最为首领。首领享有极大的特权,不仅在食物分配上,他有绝对的优先权,族群中的其他成员对他都得毕恭毕敬。更为重要的是,他有权随意挑选配偶——当然是多多益善,这样他就能够把自己的基因尽可能多地传递下去。但遗憾的是,黑猩猩(chimpanzee)的社会跟人类的另一个表亲矮猩猩(Bonobo)不同,并不是稳定的母系社会。当作为统治者的雄性猩猩年老体衰的时候,他的权威往往会受到后起之秀的挑战。于是,每隔几年,黑猩猩族群中就会上演一起严酷的政权更迭的斗争。 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猜到了,Luit正是这样一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是慢着,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没错,Luit的确是个牺牲品,但是,年老体衰的老国王不是他,而是Yereon。Luit曾是把Yereon从王位上拉下来的新兴权贵。Luit的王位得来着实不易,他花了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天,经过若干回合的较量,才让Yereon彻底臣服。Luit身强力壮,毛色漆黑光亮,大受雌性猩猩的青睐。De Waal博士在书中说,Luit是他在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上都无与匹敌一头猩猩。Luit对族群的统治大约有一年的时间。 然而,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春风得意的Luit遭到了另外一头年轻的雄性猩猩的强烈妒忌。他就是Nikkie。按理说,Nikkie并不具备挑战Luit的实力,但是,他得到了老国王Yereon的全力支持。当Yereon注意到Nikkie对Luit的统治有所企图的时候,他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跟Nikkie结成攻守同盟,一起对付Luit。 Yereon失去王位以后,原本郁郁寡欢,以至于他看上去都比原来小了一圈。Luit是如此的强大,夺回王位简直就是个奢望。谁知愣小子Nikkie竟然迫不及待地要挑战Luit。Yereon敏锐地感觉到,权力的重新分配是有可能的。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什么都不做。显然这个选择对他没有任何好处。Nikkie绝不是Luit的对手,被Luit打败是毫无疑问的。这样的话,权力的格局不会有任何变化。作为落魄老国王的Yereon的地位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第二种选择是加入Nikkie或者Luit其中的一方。如果他选择加入Luit,他们联手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Nikkie置于死地。但这么一来,Yereon就会成为Luit的附庸,强悍的Luit根本不需要他的帮助也能轻而易举地打败Nikkie。因此,根本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如果他和Nikkie结成同盟,事情就有可能不同了。虽然单打独斗的话,Yereon和Nikkie谁也不是Luit的对手,但在Yereon眼里,Luit毕竟是个后生小子,经验远远没有他老到。Nikkie有勇无谋,但胜在年轻,而这正是Yereon所缺乏和需要的。因为Nikkie年轻莽撞,Yereon才有可能在后面出谋划策,进而让Nikkie听命于自己。再进一步,可以把Nikkie作为手中棋子,帮助他夺回王位。因此,Yereon选择了和Nikkie结盟,从此他们密不可分。他们成功地击败了Luit。Yereon将Nikkie推上王位,而他自己成了太上皇一般的角色。Nikkie名义上为王,实际上是Yereon的左膀右臂。他们共同享受首领的特权——食物和配偶的优先权。偶尔他们也有矛盾,有争吵,但是都很快就重归于好了。这种合作状态持续了四年之久。 作为Nikkie的王位缔造者,Yereon在选择配偶上享有极大的特权。一般来说,Nikkie绝不允许其他的雄性猩猩染指他心仪的雌性猩猩,但Yereon持有特许通行证。这似乎是他们之间个协议——Nikkie掌权,Yereon要为所欲为地挑选他的妃子。然而争风吃醋是雄性黑猩猩之间永恒的主题。终于有一天,Nikkie再也受不了Yereon的肆无忌惮,他们之间爆发了一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战争。事后,Nikkie主动向Yereon示好,但Yereon看上去是伤了心,漠然地走开了。于是Nikkie落了单。毫无疑问地,Luit如探囊取物般地夺回了四年前失去的王位。 没多久,惨剧就发生在Luit身上了。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事后De Waal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Yereon毫发无伤,而Nikkie身上只有轻微的伤痕。显然,Yereon和Nikkie一起谋害了Luit,Yereon抓住Luit,攻击都是Nikkie做的。至于他们如何预谋,计划了多久,可能永远是个谜了。有意思的是,第二天早晨,当其他的猩猩发现Luit死了的时候,大多数雌性猩猩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怒。甚至有一头雌猩猩单枪匹马追打Nikiie,将Nikkie逼到树顶上,对他怒吼了20分钟之久。后来,Nikkie在雌性猩猩中彻底失势,但是她们对Yereon却表示出了很大的宽容。Yereon顺理成章地再次成为唯一的王。

Posted in Science | Leave a comment

关于气候变化你所应该知道的20个问题(15)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十五:什么是清洁煤炭? 回答: 清洁煤炭并不是一种煤,而是指一种能够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燃烧就好煤炭的方式。这项技术现在还没有商业化,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许几十年以后,它可能会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科学家和能源公司对清洁煤炭大感兴趣,原因就是这大概是唯一使人们继续以煤炭作为能源而不会使全球变暖继续恶化的办法了。有人认为应该完全禁止燃烧煤炭,而有人认为,煤炭应该继续作为主要能源,因为煤炭好歹还能供人类使用几百年,比石油和天然气可要耐用多了。而且,煤炭比其他的化石能源也便宜多了。再说,不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火力发电还不受时间和天气的限制——不论白天黑夜,有风无风,火力发电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 听上去不错吧?但是,煤同时又是最“脏”的能源。这主要是从以下3点来考虑的: 1. 某些采矿活动可能会极大地影响煤矿附近的陆地和水体; 2. 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煤灰,并且会带来空气污染; 3. 燃烧煤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也没认为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考虑到单位产能,煤比石油或者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多。 为了避免燃烧煤炭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科学家们想出来吧煤炭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固定起来的办法,从而二氧化碳就不被排到大气中去了。科学家们还知道如何把二氧化碳用泵打到地下很深的地方安全的储存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办法。这个过程就叫做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CCS)。清洁煤炭一般就是指这个过程。CCS技术不仅有助于二氧化碳的减排,还能减少有害煤灰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但是,CCS技术并不能改变煤矿开采的需求。 CCS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需要额外的成本。其次,虽然科技人员对地下储存二氧化碳颇具信心,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大规模的应用之前,没有人能够确定是不是一切都会按照计划运行。如果储存起来的二氧化碳再次泄漏,前期的工作可能就白做了。人们将在未来的5到10年间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以检验这个设想能否实现。 如果清洁煤炭成为现实,电费肯定会涨,但所有的低碳发电都比火力发电成本要高。清洁煤炭技术可能在逐渐减缓全球变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注:原文如此,如实翻译。不过我并不看好CCS。成本问题且先不说,首先,正如原文所说,煤矿开采带来的弊端CCS解决不了;其次,二氧化碳被储存在地下会不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如果二氧化碳泄漏,不仅仅是再次增加温室气体的问题。如果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体,会引起水的酸化。即使上述问题都能解决,储存几百年上千年可能是安全的,几千年之后呢?另外CCS最致命的一个弱点文章中没有提到,就是能源消耗问题。曾有人估计,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的过程会消耗电厂产生电量的10~40%。如果这样的话,能量的投入完全抵消了CCS可能带来的益处。理论上来讲,CCS和biomass联合使用可能会产生负排放,但目前这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我认为目前最有效的清洁能源是风能。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人们能够发现更加有效的替代能源。

Posted in Science | 2 Comments

关于气候变化你所应该知道的20个问题(14)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十四:如何以最佳方式给公众提供关于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 回答: 人们可从多种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中获益——比如制定适当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决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讨论建立国家气候服务中心的原因之一。那么,国家气候服务中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呢? 我们先来看看具有类似名称和目标的机构——国家气象(天气)服务中心。该机构成立于19世纪末期,其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对当前天气的准确预报和对未来天气的预测,飞机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冲进暴风雨,轮船可能会开进飓风和台风中心,人们可能不会觉察暴风雪来袭。而且,准备户外活动也会变得困难重重。总而言之,如果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遭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气候变化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它的效应在几十年间,而不是几个小时就能显现出来。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气候变化是正在发生的。那么对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预测就十分必要了。知道海平面可能会上升到什么程度以及上升的速度,有助于保护沿海地区,使之免遭更严重的破坏;知道飓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助于改善建筑规范和疏散策略;知道干旱发生的烈度和频率有助于城市规划人员有效管理水资源,并且减轻灾情对当地经济造成的损失。 气候变化是有大气层中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导致的。知道这一点,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决定,比如如何产能耗能,是否开发替代能源和绿色技术。如果世界各国把限制气候变化作为首要问题来看待的话,绿色技术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靠地预报气候变化将何时何地如何发生,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有怎样的影响,对商业界,当地政府和个人都极为重要。大学,政府机构和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开始合作,研究这种跨机构间的合作如何运转,如何组织管理相关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以最有效的方式传播给公众。

Posted in Science | 2 Comments

关于气候变化你所应该知道的20个问题(13)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十三:科学家如何估算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回答: IPCC不仅对地球温度和海平面的上升作出估计,而且还估测了降雨,人口增长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方面。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首先请注意,我们用了“估计”,“估测”(Projection)这样的词,而不是“预测”。“预计”(Prediction)。“估测”是指基于已经掌握的情况,对未来的情况进行合理的猜测。显然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并未完美,因此,合理的估测会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而不是精确的预测结果。尽管如此,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还是足以对气候变化能够带来的影响进行合理的估计。因为我们知道大气物理的基本原理;我们也知道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如何捕获热量;我们还知道地球表面的亮度变化——例如当冰层融化后,裸露出岩石和水体——如何影响地球表面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我们也知道不同地区的温差促使空气流动,等等。 同时,我们从远古冰层中的空气气泡中能够分析出来二氧化碳是如何影响古代的地球表面温度的。我们可以计算出如果地球表面的冰层全部融化,海平面会上升多少,也知道海平面在冰河时期低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了解植被在这样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分布。同时,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全球几乎每一个角落的气候条件有着深刻和准确的理解,比如气温,冰盖,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等等。 当科学家准备估计气候变化在2100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时候,他们需要把上述的所有因素都考虑到全球的气候模型里去。气候模型要用到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模拟气候系统的各个主要因素,如海洋,大气,和陆地的种种情况。然后科学家用此模型验证它对观测到的当前的气候情况,并且历史上的气候情况进行重建。如果科学家发现该模拟与当年的观测结果和历史的气候记录都吻合较好的话,那么他们就有信心用这样的模型来估测未来的气候状况了。在此之后,科学家把不同浓度的温室气体变量加入到气候模型里去,用来估测温室气体对降雨量,海洋等,在50~100年之后的影响。 科学家还验证了气候模型对估测地球自发气候现象的准确性。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测试是关于菲律宾Pinatabo火山的。Pinatabo火山与1991年喷发,大量的固体颗粒(火山灰)随之喷到大气中去。气候模型估计到,如此大量的火山灰将遮蔽阳光,从而暂时延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事实证明,这个估计是很准确的。 总而言之,我们现有的气候模型绝不完美,但是国际上公认的气候模型是目前最好的估测气候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气候的了解越来越多,科学家会对气候模型进行不断地完善,因而气候模型对未来气候的估测也会越来越精确可靠

Posted in Science | Leave a comment

关于气候变化你所应该知道的20个问题(12)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十二:海平面到底能升高多少? 回答: 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随着全球变暖,冰层和冰川融化,致使海洋中水量增长。 另外一个原因是,海水受热体积也会膨胀——这跟大多数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一样。温室气体使大气温度升高,这其中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海水,是海水受热,体积膨胀。 科学家对海水受热膨胀的研究得很透彻——你可以在教科书里找到答案。但全球变暖对冰川的影响却不是那么容易估算的。 这个问题不仅仅涉及到融化的冰层,还要考虑到被潮水冲到海洋里的冰川和冰层。随着气候的变暖,它们随潮水迁移的速度也会加快。在像格陵兰岛这样的地区,这就意味着冰块会以更快的速度被潮水冲到海洋里去。由于冰块在海水中融化的速度要比它在冰川上化成水,再进入海洋的速度要快得多——也就是说,融化在海洋中的冰块会更快地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反地,已经结冰的海水再融化却不会使海平面上升。比如冬天覆盖北冰洋的冰盖就是这种情况。你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一下。往一杯水里加冰,加到满杯。当冰融化时,杯子里的水不会溢出来。再往杯子里加冰,看看会发生什么。 由于冰川融化和迁移的不确定性,以及过去我们对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多,IPCC在最新的报告中仅仅考虑了海水受热体积膨胀和冰层的融化,而完全没有考虑到随潮水移动的冰川。IPCC当然明白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苦于信息不足,无法对这种情况进行准确的估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IPCC估计海平面在本世纪末大概会上升0.5~2英尺。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个估计是远远不够的。 IPCC最新报告发表于2007年(指第四次评估报告)。在过去的两三年中,科学家们对冰川移动的不确定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据估计,如果温室提起还以目前的速度排放的话,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会上升3~4英尺。数百万居住在低海拔沿海地区的人们将遭受最直接的威胁。 然而,遭受生存威胁的不仅仅是这几百万人。洪水会把海岸线向内陆推移。沿海的沼泽地原本可以吸收一本分海浪的能量,从而对洪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一旦它们被浸在水面以下,这个缓冲层就不复存在了,因而使得沿海地区更容易遭受洪水的侵蚀。而且海平面的上升还会导致海水进入地下的淡水供应系统。这将威胁到饮用水供给,影响农田灌溉,摧毁生态系统。另外,当大量的降雨通过陆地进入河流,可能会导致河流反流,致使低海拔地区洪水频发。 海平面上升3英尺看上去不多,但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

Posted in Science | Leave a comment

永别了, 蓝鳍金枪鱼

来自于Scientific American上的一则短消息,不过,对金枪鱼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金枪鱼排。金枪鱼塔塔沙司。日本人管它叫鲔鱼,蓝鳍金枪鱼肥腴的腹部常常被做成美味的寿司——随着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便宜冰箱的问世,美味的金枪鱼在人们的餐桌上越来越常见了。鱼排也好,沙司也好,寿司也好,不过是人们消费这种罕见的恒温鱼类的几种方式而已。 然而不幸的是,人们对蓝鳍金枪鱼的热爱导致了过度捕捞,尽管蓝鳍金枪鱼游泳速度能够高达80公里/小时。在大西洋海域,平均成年体重达到360公斤的巨型鱼类,数量已经减少了90%。蓝鳍金枪鱼在全球的平均数量和1970年相比,大概减少了50%。 基于蓝鳍金枪鱼的生存危机,美国等国家在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United Nation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简称U.N. CITES)近期举行的会议上,提议禁止蓝鳍金枪鱼贸易,以期这种成群猎食的凶猛鱼类数量得以恢复。但CITES一项无记名投票否决了这一提案。毕竟,在日本广受欢迎的蓝鳍金枪鱼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条鱼的获利可能会高达17.5万美元。 蓝鳍金枪鱼的近亲,黄鳍金枪鱼——被寿司大饕们称为hamachi(油甘鱼?)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这是过度捕捞的信号。不管怎么说,金枪鱼可能就要从人们的菜单里永远地消失了

Posted in Science | Leave a comment

气候变化——科学和媒体的新战场 by 袁越(ZT)

[注:转载于刘夙博客。完全同意刘夙的评论,于是就全文转了。以下为带评注的全文。] 按:袁越就是土摩托。土摩托是中国最好的科学记者之一,以中国现在的局面来衡量,他的价值比我们这些从事具体研究工作的人大多了。这篇文章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二十一世纪科学传播的灰暗场景,我相信这描述是准确的,因为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文中的红色字是我的评点。 (原始出处:http://www.lifeweek.com.cn/2010-03-19/0005327896.shtml)    干细胞、核电站、水电站、化工厂、地震预报、垃圾焚烧、转基因农作物、气候变化……  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热点事件的背后都能看到科学家和媒体记者为争夺话语权而大打出手,大部分民众对于主流科学家的信任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气候门引发的“寒流”   2010年2月26日19点,本刊记者随300多名来自牛津大学物理系和环境科学系的教授和学生聚集在一间阶梯教室里,听4位资深环境记者解释英国媒体在报道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策略。这4位记者分别来自著名左派知识分子报纸《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金融时报》和《太阳报》,其中《太阳报》是英国有名的娱乐八卦报纸,靠裸体女郎照片吸引读者,虽然其国际知名度远远比不上另三家媒体,但每期销量是《卫报》和《金融时报》的好几倍。   “就连《太阳报》都有固定的环境记者了,你们相信吗?”来自《太阳报》的记者本·杰克逊(Ben Jackson)自嘲地说,“前两天我坐出租车,司机跟我聊起了中世纪暖期的问题,这在一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确实,英国媒体在报道气候变化方面一直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卫报》和BBC被公认为这个领域的两面旗帜。但“气候门”事件爆发之后,却有不少人指责英国媒体故意压制消息,违背了中立的原则。   “这个指责很不公平。”BBC记者理查德·布莱克(Richard Black)解释说,“我们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报道了这件事,但泄露出来的电子邮件数量实在太多了,我们不可能雇佣一个人专门坐在那里读邮件。另外,我个人觉得这件事本身没什么报道价值,但是有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背后操纵了整个事件,他们不断爆料,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它一步一步地炒成了全球热点新闻。所以我认为‘气候门’本质上代表了不同政治阵营之间的角力,媒体只是双方手里的卒子而已。”   所谓“气候门”事件指去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有黑客入侵了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的服务器,偷出了大约160兆的电子邮件和其他文件,其中大都是一些研究论文和数据,但CRU主任菲尔·琼斯(Phil Jones)的一部分个人电子邮件引发了争议。琼斯在与其他科学家的通信中,对气候变化的怀疑论者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词语,而他本人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重要成员之一,因此有不少媒体指责气候变化领域的主流科学家们道德水准低下,并进而认定主流科学界打压异己,气候变化的真伪很值得怀疑。   哥本哈根大会最终以一个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草草收场,这个结果虽然不能全怪“气候门”,但这件事好似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媒体上突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门”,主流科学家们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首先爆出的是“冰川门”,IPCC报告中对于喜马拉雅冰川何时融化的预判发生了严重错误。接着登场的是“亚马孙门”,IPCC报告把因为乱砍滥伐对亚马孙热带雨林造成的影响归到了气候变化的门下。再下来是“荷兰门”,IPCC把荷兰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地域面积搞错了。最后又出来了一个“中国门”,英国科学家发现《自然》杂志1990年刊登的一篇文章搞错了中国地面气象站的位置,因此有可能把城市热岛效应当成了全球变暖的证据。   “气候门”与后来这四个“门”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只是质疑了科学家的人品,后者却都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科学本身。但是“气候门”也很快上升到了科学层面,有人指责琼斯教授伙同另外一位气象学界的领袖人物、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教授一起篡改了地球大气温度的历史变化曲线,对曲线早期的树木年轮数据和后期的卫星观测数据做了“手脚”。如果这个指控成立,气候变化的根基就不存在了。   与此同时,一大批质疑气候变化的书籍突然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书店里,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恐怕要算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地质学家依安·普利莫(Ian Plimer)于2009年出版的《天与地》(Heaven and Earth)。这本书厚达504页,里面充满了各种图表和数据,光引用的各种文献就有2311篇之多。普利莫认为,温室效应主要来自水蒸气,二氧化碳没有那么大的效力。他还声称,地球温度在最近的几千年里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出现过“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两者显然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无关。他甚至认为,最近100多年来的温度上升也是不存在的,大气温度在1940~1976年实际上是下降的,当时的气象学家甚至警告人类地球即将进入冰期。而21世纪前10年的温度也比20世纪末有所下降,虽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确实一直在上升。   中国出版界也不甘示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两位美国科学家撰写的《全球变暖——一场毫无来由的恐慌》,书中提出了一个1500年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温度受太阳辐射强度波动的影响,存在一个约为1500年的周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都可以用这个周期来解释。两人甚至预言,地球大气的升温阶段已经结束,即将进入下一个冷期。   所有这些怀疑论者都在英国媒体上受到了类似英雄般的待遇,他们的观点数次被放在了报纸头条。IPCC似乎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就在记者讲座的当天,英国《每日电讯报》的头版用了一张英国雪灾的大幅照片,所配的文章标题是《科学家居然说今年1月份是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1月份!》。当现场有人提到了这篇文章时,在座的一位气象学家再也忍不住了,他大声说道:“虽然今年冬天欧洲、亚洲和美国部分地区遭遇寒流,但我从来没有在英国的报纸上看到一张全球温度分布图。实际上,今年格陵兰岛、加拿大、非洲、热带地区,以及整个南半球的升温幅度都很高,总体来讲,地球平均温度确实创了历史纪录。”   他接着说道:“我不知道这位记者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误导读者,但是如果记者们都是这种水平,那么科学信息就没办法准确地传递给公众,科学家必须主动出击了!” 科学的反击   坐在观众席上的这位科学家名叫迈尔斯·艾伦(Myles Allen),是牛津大学物理系气候动力学研究室的主任,也是IPCC专家组的成员之一。他向本刊记者谈了自己对那几个“门”的看法:“‘气候门’事件的主角菲尔·琼斯只是犯了一点道德上的小错误,不能用这个来否定整个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结论。这就好比说,艾滋病毒的发现史上出现过远比‘气候门’更糟糕的事情,艾滋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加洛(Robert Gallo)多次被人指责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但你不能因此否定他的研究结论,否则艾滋病人就要遭殃了。”   在艾伦教授看来,科学不需要少数服从多数,怀疑论者根本不用试图以多取胜,或者攻击研究者的道德,只要拿出一条过硬的证据,科学家就必须认输。问题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人能拿出证据证明IPCC的报告在科学上存在任何根本性的错误。“比如有人指责琼斯和汉森在温度变化曲线图上做了手脚,但我们这行的人都应该知道,年轮数据是不准确的,所谓‘做手脚’,其实就是对这部分数据进行修正,为的是让曲线更加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艾伦教授补充说,“事实上,在互联网上传播很广的一张怀疑论者的图恰恰是违背了科学精神的,这张图宣称最近100多年来地球温度没有变化,但是图中1979年以前的温度数据来自地面气象站,1979年以后的温度数据来自卫星,地面站的数据受到所谓‘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会比卫星数据偏高,这个现象已被气象学界证实了。因此两张图不能生硬地连接起来,而必须做适当的修正。事实上,经过修正后的温度变化图清楚地表明最近100多年来地球温度确实在升高。”   曾经参加过IPCC前三次报告撰写工作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王绍武也认为,目前媒体关于“气候门”事件的报道存在明显的误读。“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地球大气温度变化序列(曲线)有三个版本,除了东安吉利亚大学之外,美国的戈达德空间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气候中心也都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画出了各自的序列图,三条曲线的大致趋势是一致的。”王绍武教授对本刊记者解释说,“事实上,东安吉利亚大学制作的那张图的升温幅度是三者中最小的,所以说即使菲尔·琼斯真的行为不端,仍然不能否定全球变暖的事实。”   IPCC和主流科学家对其他那几个“门”也都做出过很好的解释。具体说,“荷兰门”只是IPCC犯的一个低级错误,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评估报告称荷兰有55%的国土面积处于海平面以下,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荷兰有55%的国土面积将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中国门”是因为关于中国地面气象站的位置数据丢失,无法知道它们的测量数据是否受到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但这篇论文的结论后来又在其他一些没有疑问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冰川门”和“亚马孙门”则是因为IPCC错误地引用所谓“灰色论文”所致,这两篇论文都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而不是经过同行审议并发表在正规期刊上的科学论文。对此IPCC已经认错,并决定聘请第三方科学家对已发表的4份研究报告重新进行核查。   “目前出错的都是IPCC第二工作组,他们负责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用的社会科学文献较多,不能算是纯粹的气候研究。”艾伦教授对本刊记者说,“我的疑问在于,为什么媒体都喜欢把这些不幸事件加个‘门’的后缀呢?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个后缀有点阴谋论的意思,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些孤立的错误,不影响整体结论。科学史上发生过好多次这样那样的错误,改了就好了,不存在阴谋论。”   而在英国文化协会气候变化专员大卫·温纳(David Viner)博士看来,很多怀疑论者的动机倒是非常可疑:“那个澳大利亚地理学家普利莫现在在数家澳大利亚煤矿兼职,他本人从来没有在需要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过任何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论文,这两点决定了他的这本书非常不可信。”温纳对本刊记者说,“比如他举的那个水蒸气的例子就是错误的,水蒸气虽然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但是科学界公认二氧化碳才是升温的最大推手,事实上由于二氧化碳引起的升温导致水蒸气浓度的增加,使得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大,这是一个典型的正反馈效应”。【我早就多次说过,“对事不对人”是某些自以为道德高尚的人(其中多半是小资)鼓吹的一条没有实用性的道德原则。如果一个人的动机的确有问题,而且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表明这一点,为什么不揭露它?我们就是要“对事也对人”!】   温纳博士本人是一位资深气候问题研究者,曾经在CRU做过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他告诉本刊记者,上世纪50~70年代地球温度确实经历过一段冷期,但主流意见认为,这是大气层中的含硫气溶胶增加的结果。那时正值二次大战刚刚结束,迅猛发展的重工业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气溶胶颗粒,将一部分太阳光反射了回去,造成了地球温度的下降。随着欧洲国家提高了工业尾气排放标准,地球温度又补偿性地升了回来。   1998年地球温度达到一个峰值,但这主要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此后温度升幅放缓,但仍然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事实上IPCC的统计表明,地球100多年来温度最高的10年排行榜的前5名都在21世纪。   不过,在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的问题上,主流科学界确实存在一定的争议。温纳博士认为,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是全球现象,小冰期甚至很可能只是发生在欧洲。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博士对此有不同意见。他向本刊记者介绍说,虽然中世纪暖期缺乏南半球的数据,还不能肯定是否是全球现象,但小冰期几乎可以肯定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现象,比如中国就有小冰期(明清时期),所以至少在北半球是十分明显的。   即使这方面存在争议,也不能说明气候变化没有发生。“目前可以肯定的有三点:第一,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确实一直在上升,上升的原因肯定是人为的。第二,最近100多年来地球大气温度也在上升,而且上升速度快于自然波动。第三,温室效应的确存在,否则物理学就要被改写了。科学界在这三点上已经形成了共识,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丁一汇院士对本刊记者说,“至于说二氧化碳导致的升温幅度究竟会有多强,目前尚存争议,这涉及到复杂的气候敏感性问题,但人类活动占很大比例也应该是没有疑问的。目前IPCC出的几个问题都是个案,不影响总体结论。有人认为大气温度存在1500年的波动周期,以及每60~80年内会出现一次‘微冰河期’等等,都是在大趋势下的小波动,不大会影响大局。”   虽然主流科学家们在媒体上多次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但公众却似乎更愿意相信阴谋论。自“气候门”事件被媒体曝光以来,大量质疑IPCC科学性的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头条,与此同时,一系列民意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国家的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信任程度都在下降,媒体在这件事上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呢? 媒体的苦衷   “媒体不必承担教育公众的责任。”牛津大学的研讨会上,4位记者异口同声地对听众们说,“我们只负责报道事实,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但随后BBC记者理查德·布莱克就说漏了嘴:“但是你们要知道,英国的媒体都是商业机构,我们这些做记者的只对老板负责,不对事实负责。我记得伊拉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每日镜报》致力于报道真相,但读者不喜欢,销量直线下降,于是报纸只好修正了报道口径,这才挽回了损失。”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Science | 2 Comments